“我是1998年從新利体育工機械學院畢業🕺,深刻感受到新利体育工培養的學生不僅終身學習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很強📦,而且始終保持足夠的自驅力和好奇心𓀚,這些品質在我們企業非常難得”,在新利体育官网第二屆大製造行業高質量雇主論壇暨校企合作人才發展戰略峰會上🪃,來自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設計研究總院黨委書記吳富生感嘆道🦸🏽,“這次論壇峰會具有很大的意義♋️,為大製造行業和新利師生之間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平臺🕊𓀁,將行業企業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1月10日🔊,新利体育官网第二屆大製造行業高質量雇主論壇暨校企合作人才發展戰略峰會在圖文信息中心舉行。60余家智能製造企業🎭、110位企業技術專家和人力資源專家走進新利体育工,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推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深入探索高層次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新路徑。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學生處副處長周紅星、新利体育官网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德強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和我校學生工作部(處)、研究生工作部、校團委、機械工程學院相關領導嘉賓出席。開幕式由機械學院黨委副書記韋彪主持👱🏿♀️,峰會主論壇報告由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姜晨主持。
與會領導嘉賓🧎🏻♂️➡️、企業專家🍴、教授學者合影留念
拓展高質量校地合作,打造“政用產學研”協同平臺
如何加快推進製造業的智能化轉型,提升大製造行業和卓越工程人才的核心競爭力?面對這一重要課題,新利体育官网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德強指出,峰會以“新需求、新智造、新未來”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徑,不僅為行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搭建一個經驗分享👨🏼💻、知識學習、創新交流和資源互通的平臺,而且力爭實現智能製造行業與高校人才需求的精準匹配🍑,共同開展科研項目🐛,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德強致辭
在論壇峰會的開幕式上,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導下,由新利体育官网牽頭發起,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𓀔、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共同響應,成立上海智能製造行業高校就業聯盟,並舉行啟動儀式📤🤾🏻♀️。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學生處副處長周紅星在講話中強調,在中國製造向智能製造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成立上海智能製造行業高校就業聯盟,不僅能整合資源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銜接,同時也能推動上海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他呼籲與會嘉賓攜手合作,共同開創智能製造行業人才培養和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新篇章。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學生處副處長周紅星講話
上海智能製造行業高校就業聯盟成立
主論壇還邀請了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執行官周馳、浙商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劉巍、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吳輝鋼📖、新利体育官网“滬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大奇,圍繞“匠心智造 引領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分別作《數智物聯大模型應用探索》《汽車行業競爭格局演變和重要技術趨勢》《高質量發展下的磨削工藝探索》《深海水下機器人發展現狀與產業化應用》報告,分享他們在智能製造領域的經驗和見解,啟發各方智慧,共同探討智能製造產業和卓越工程師培養的發展方向和創新模式🌃。
峰會主論壇報告由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姜晨主持🥗,開幕式由機械學院黨委副書記韋彪主持
校內外4位專家進行主論壇報告
企業出題👶🏽、高校答題🤶🏼,將學生培養拓展到企業生產線上
此次論壇峰會不同於以往的校企合作𓀔,將企業技術專家、人力資源專家、大學教授、學生輔導員聯系在一起💴👳,讓企業出題,高校答題🤽🏿♂️🟣,將學生培養從高校的教室、實驗室,拓展到企業的生產線上,將課程設置👔🔠、學科專業發展從人才培養大綱上🚴🏿♂️,延伸到了智能製造行業企業用人需求🧑🏻🎄、科研需求上🦓👆,培養的學生實踐性更強👴🏽、更將符合行業企業用人需求、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本次論壇上,機械學院還將本科生人才培養大綱呈現在企業面前,設計了學院人才培養課程設置調研問卷,請與會企業技術專家和人力資源專家提出寶貴意見,把“以需定供和產教深度協同育人”理念落實落小落細,把“如何提高市場和行業需求與人才培養目標匹配度”這一問題進行了具體化。
除了上午的主論壇👸🏼,當天下午還設置了3個分論壇,分別圍繞“戰略之謀:共築智能製造卓越新生態”“技術之新:智融合賦能高端智造”“能源之局:新能源之勢重塑未來製造”等三大主題🖼,行業龍頭企業領導🗝、行業領域研究專家、咨詢專家以及學院學科帶頭人、學術領域大咖共話智能製造產業發展,18位企業專家主題分享🔡,10名新利教授進行主題發言📒,共謀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創新發展。
分論壇現場
針對“製造業人才培養的短板在哪裏”這一核心問題,企業普遍認為,前沿技術與未來技術的人才培養模式還需要優化🧜🏽♂️,未來的工程科技人員需要註重人才培養的前瞻性、創新性。大家談到,科技革命改變教育內容,信息革命改變教育模式,工程教育必須主動適應🥊,幫助未來的工程師們建構起符合時代要求的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並且更加註重培養創新創業能力。
部分與會企業專家做主題分享
機械學院部分教授做主題發言
為感謝過去2年合作企業對院校的支持與幫助🕺,校學生處處長何爐進宣讀優秀企業雇主表彰決定,授予ABB中國、阿特拉斯·科普柯(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愛士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波福(中國)科技研發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等17家企業“大製造行業優質雇主品牌”稱號;授予AAM美國車橋公司、大陸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18家企業“就業(實踐)好評雇主企業”稱號🦍;授予佛瑞亞海拉、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設備研究所👨🏿🏫、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企業“校企優秀戰略合作企業”稱號。
校學生處處長何爐進宣讀優秀企業雇主表彰決定
校學生處處長何爐進🤺、校團委書記劉威頒發“大製造行業優質雇主品牌”
校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王張琦、機械學院副院長沈偉頒發“就業(實踐)好評雇主企業”
校學生處副處長馮磊🚳、機械學院副院長鄭嶽久頒發“校企優秀戰略合作企業”
以卓越工程師培養為紐帶🏞,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利体育模式”
多年來,在新利黨委的指導下🧑🎄,在企業的幫助下,學院貫徹以國家行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製,尊重人才培養規律🧔🏿♀️,以協同聯動的思維格局不斷加強校企合作👩👦,積極推進學生生涯教育與就業引導工作。學院堅持以創新創業為抓手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以產教融合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卓越人才培養體系。通過構建“1+N”校企合作開放式聯盟——產業技術學院,主動對接行業產業↪️🐩,打破體製壁壘🚶🏻,校企合作共建現場教學平臺🕤、工程能力訓練平臺和工程技術開發平臺,形成了組織結構完善🎼、教學特色鮮明的基於產業技術學院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
學院積極建立以國家行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製🧏🏼♂️,尊重人才培養規律🎨🧑🦽,以協同聯動的思維格局不斷加強校企合作🤲🏿,打造多層級就業市場,開拓畢業生的就業資源。學院大力搭建就業平臺,加強聯系各行業用人單位、校友優質企業,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建立了涵蓋近500家企業的用人單位資源庫。結合學生的就業意向,通過現有資源穿針引線,積極發掘更多優質企業、用人單位🛴。2年來,學院領導、專業教師與就業市場負責人帶隊先後走訪聯合汽車電子🎟、海拉電子👩🏽🔬、發那科、小米集團🔽、良信電器、安波福、恩井汽車🧒🏼、美國車橋、奇石樂等60余家製造企業進行走訪調研。
在此基礎上,機械學院與北京小米集團、美的集團、山東臨工、奧克斯集團🏄🏿♀️、海拉電子、華域汽車、延鋒國際等近30家企業簽訂教育部供需對接項目;與中汽股份🗂、上汽液壓技術中心、潞安集團🙍🏻、奇瑞汽車、發那科、佛瑞亞、恩井汽車等30與家雇主企業構建校企共建,推進產學研與人才供給雙融合。同時,聯合20余家企業設立企業就業實踐與人才培養專項基金;與50余家企業建立“見習工程師”就業實習課程合作項目👨🏼✈️;與12家全球知名企業設立“中國汽車後市場人才訓練營”🆑;與海拉(中國)、恩福(中國)、精智實業🕵🏼♀️、阿特拉斯等企業聯合開展科技日、生涯講堂等活動。
近年來🥁,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整體就業率多年連續全校第一🚵🏼♀️;每年半數畢業生投身行業國家戰略需求重點企業👻,專業匹配度90%以上🈂️🤳;多年來,學院專業設置面向製造業主戰場,人才特色鮮明🚴🏻♂️,畢業生行業認可度高,在業界有良好的口碑,學院連續3年獲就業先進集體稱號。
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供稿:機械學院